如今,古籍库的使用需求正在由数字化向数智化,即知识库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仅可提供简单的字词检索,后者则具结构化、关联性,可自动进行知识再生。辅之以相应的工具,在保障古籍文献内容完整性及内部逻辑性的基础上突破文献原有结构,周密地设定主题词表,专业地提取各种实体,如年代、地域、人物、事件等,构建实体的相关属性及不同实体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实体及相互关系对文献进行深层组织和知识管理,从而构建古籍知识图谱。通过古籍知识图谱,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古代文化、思想、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也有助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术机构已开始与国际学术机构合作搭建古籍知识库平台,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CBDB)、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a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HGIS)。
以下持续更新一些常用的古籍知识库,可登录后浏览。
古籍文献知识图谱网
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整合及知识图谱构建,将文献、人物、事件等实体关联,构建多维度的语义网络。例如,通过分析诗词中的人物提及关系,挖掘隐含的社会网络。网站已开放 Web API 接口,可访问所有的数据与功能,方便集成或获取本网的数据,进行研究、学习(仅限非商业用途)。
- 多维度古籍文献数据库
- 古籍库:收录古籍3646种,涵盖经、史、子、集、佛、道六大部类,例如经部106种、史部1497种,并支持在线阅读与PDF下载。
- 诗文库:整合唐宋至明清的诗词、文章,提供原文、注释、创作背景等信息,支持按作者、年代、主题分类检索。
- 人物库:收录历代文学家、进士、僧尼等群体信息,如苏轼、欧阳修等人物关系网络及作品集。
- 文学编年地图与时空可视化
- 专题研究与工具集成
- 用典分析:自动识别诗文中的典故,分析其出处与化用关系。
- 简繁转换与自动笺注:支持古籍文本的繁简体互转,并提供智能化注释生成功能。
- 时间轴与朔闰表:整合古代历法工具,实现古今纪时转换,辅助历史文献的时间定位
